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Menu
自113年1月1日
訪客人次:2273774
當月瀏覽人次:41658
累計瀏覽人次:15291370
:::

農情月刊 第117期(96年6月號)

首頁 > 出版刊物 > 高雄區農情月刊 > 農情月刊 第117期(96年6月號) > [科技新知]以栽培管理方式減低水稻田甲烷的產生

[科技新知]以栽培管理方式減低水稻田甲烷的產生

[科技新知]

以栽培管理方式減低水稻田甲烷的產生

文/張妙順

  甲烷(methane,CH4)俗稱沼氣,在厭氧、還原的環境下容易產生。生物性甲烷來源是微生物在厭氣環境下分解有機物,因此在含水的環境中如沼澤、水田、湖泊和海洋等皆可產生甲烷。水稻生育期間為使生育正常,田間長達95%以上時間必須浸水或保持濕潤狀態,是人為排放甲烷的來源之一。

  水稻田中甲烷釋放量因土壤性質、水稻品種、灌溉方式和施肥法與使用量的不同有相當的差異。降低水稻田甲烷釋放量的方法包括:

  1. 灌排水管理:水稻甲烷釋放高峰出現在最高分蘗期及成熟期,因此於最高分蘗期力行曬田,成熟期採間歇輪流灌溉,可減低甲烷釋放量。
  2. 肥培管理:綠肥及新鮮稻草應於水稻種植前先行提早翻耕,使其充分分解後再行湛水整地及插秧;施用腐熟堆肥較新鮮有機質肥料(新鮮稻草或綠肥)、施用銨態氮肥(硫酸銨)較硝酸態氮肥,皆可減低甲烷之形成及釋放。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4月30日於泰國曼谷召開氣候變化國際會議,有全球120多個國家,400多位專家及政府代表出席該會議,會中報告指出,稻米生產時水稻田產生之甲烷亦會導致溫室效應。雖然甲烷只佔所有溫室效應氣體的百分之二十三,但控制水稻田甲烷釋放量,以更環保的觀點從事農業生產,期能對全球環境之保護盡一份心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