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Menu
自114年1月1日
訪客人次:1681227
當月瀏覽人次:127112
累計瀏覽人次:11400251
  •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

農情月刊 第109期(95年10月號)

首頁 > 出版刊物 > 高雄區農情月刊 > 農情月刊 第109期(95年10月號) > [市場情報]95年10月蔬菜花果生產預測

[市場情報]95年10月蔬菜花果生產預測

[市場情報]

95年10月蔬菜花果生產預測

農委會農糧署 王鎬傑 廖銘清 蕭清開

  本(95)年自5月份以來雖然連續受到多次豪雨及颱風災害,但對蔬菜生育並未造成重大損害,產量供應尚屬正常,尤其本(10)月份已進入秋分之冷涼氣候,氣溫上適合蔬菜生長。經各縣農情報告員調查結果,整體葉菜類生產量將呈增加,預測葉菜類總產量為4萬3,811公噸,比上月份產3萬4,567公噸,增加27%;與上年同期產量3萬5,044公噸比較,則增加25%,預測結果分述如下:

一、蘿蔔比上月增產4%

  本月份氣候進入涼冷季節,適合蘿蔔生育,每公頃單位面積產量比上月份略高,且生育期間受颱風影響損失輕微,預測本(10)月份產量為3,397公噸,比上月份產量3,254公噸,增加4%;與上年同期因受災害影響,產量僅1,393公噸比較,相對增加144%。

二、竹筍產量比上月減少50%

  目前各產地竹筍多已進入採收尾聲,可採收面積及單位面積產量較上月份皆明顯減少,預測本(10)月份產量1萬9,502公噸,比上月份產量3萬9,258公噸,減少50%;與上年同期因受到夏季期間多次風災雨害影響產量5,147公噸比較,則增加279%。

三、葉菜類總計比上月增產27%

  本(10)月份由於氣候條件良好,農作物之生育情形大致正常,預測產量為4萬3,811公噸,比上月份產量3萬4,567公噸,增產27%;與上年同期產量3萬5,044公噸,增加25%。

四、其他葉菜比上月增產7%

  目前各產地採收正常,本(10)月份產量將較上月份提高,預測產量2萬421公噸,與上月份產量1萬9,138公噸比較,增加7%;與上年同期產量1萬9,254公噸比較,則增產6%。

五、西瓜比上月增產2%

  臺灣地區西瓜栽培以春作為主,9至10月間,台北縣等北部地區均已陸續完成採收,目前僅中南部產區局部生產,本月份則以台南、南投及高雄縣等產區為主,觀測生長情形大致良好,每公頃單位產量略增,預測本月份產量為6,139公噸,比上月份產量6,009公噸,增產2%;與上年同期產量3,190公噸比較,因上年連續受颱風及豪雨等多次災害危害,可採收面積較少,故本年產量相對增加92%。

六、柳橙比上年增產16%

  由於柳橙風味頗適合國人口味,加上植株生長快速,產量穩定,種植面積逐年增加,其後因生產過剩,加以開放進口甜橙鮮果與果汁,影響國內柳橙價格,導致果農粗放經營、荒廢或廢耕,種植面積陸續遞減。84至85年間因柳橙價格回升激勵,農民重行新植或加強管理,近年種植面積又逐漸增加,經調查本年收穫面積比上年增加2%,加上柳橙開花結果情形良好,有生產過剩之虞,政府雖於8月間辦理中果期疏果措施,期能調減產量,以穩定價格。惟因氣候平順,預測本年總產量為22萬3,971公噸,比上年產量19萬3,847公噸,增產16%,若與近三年平均年產量20萬3,277公噸比較,則增加10%。

七、棗比上年增產24%

  棗是目前臺灣南部重要熱帶果樹,產區主要分佈在高屏地區及臺南縣,近年來由於新品種陸續選育經營管理的改進,網室栽培的普遍化,產量與品質逐年提高。94年因受多次颱風與豪雨影響,植株受損及落果致產量遽減,本(95)年收穫面積與上年相當,因未遭遇重大風災雨害,單位產量將恢復正常,預測本年總產量為3萬7,287公噸,比上年產量2萬9,957公噸,增產24%,若與近三年平均年產量3萬207公噸比較,則增產23%。

八、菊花產量比上月份增加6%

  臺灣地區以種植秋、冬菊為主,入秋之後,氣候轉為冷涼,有利於菊花生育,目前各產地已進入二期作採收階段。本(10)月份的可收穫面積及產量均較上月份增加,預測產量為1,676千打,較上月份產量1,574千打,增加6%;與上年同期產量1,464千打比較,因採收面積較上年同期增加5%,致產量相對增加15%。本月份主要產地在彰化縣田尾、永靖,雲林縣林內,高雄縣美濃等鄉鎮。

九、唐菖蒲產量比上月份減少7%

  由於多數產地已過採收盛期,採收面積較上月份減少8%,預測本(10)月份產量279千打,較上月份產量299千打,減少7%;與上年同期產量254千打比較,因採收面積增加4%,產量增加9%。本月份主要產地在苗栗縣三義,臺中縣後裡、外埔,彰化縣溪州、田尾,南投縣集集、南投,高雄縣美濃與屏東縣新園、萬丹等鄉鎮(市)。

十、文心蘭產量比上月份增加6%

  文心蘭適宜生育溫度約在攝氏25至30度間,目前國內文心蘭栽培已遍及各縣市。近年來由於業界利用台灣地區南、北溫差調整文心蘭產期,穩定產量及品質,成功外銷日本,外銷量已佔國內生產量約60%。入秋之後,中部地區氣候轉涼,有利於文心蘭生育,採收量增加,但南部產區,氣溫仍然偏高,部分農民利用肥培技術調整產期,採收量略為減少。預測本(10)月份產量289千打,較上月份產量274千打,增加6%;與上年同期產量282千打比較,則增加3%。本月份主要產地為臺中縣後裡、新社、東勢,南投縣埔裡、草屯,雲林縣斗南,嘉義縣大林,臺南縣玉井、歸仁,高雄縣美濃、旗山、大寮與屏東縣裡港、竹田等鄉鎮及台中市大坑等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