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Menu
自114年1月1日
訪客人次:1680965
當月瀏覽人次:126851
累計瀏覽人次:11399989
  •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

農情月刊 第99期(94年12月號)

[專題報導]紅豆機械化生產

[專題報導]

紅豆機械化生產

文.圖/陳玉如

前 言:
  紅豆是台灣重要的雜糧作物,目前國內紅豆栽培面積約4,000~4,500公頃,年產量約7,000~8,500公噸,主要產區在高雄及屏東兩縣,約佔國內市場的90%,且主要以供應國內市場需要為主,少部份製成紅豆餡外銷,年產值約五億元,是南部秋冬裡作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進年來受到政府實施轉作、休耕、輪作等獎勵措施,紅豆栽培面積略有減少,國人年消費量約10,000公噸以上,每年須由國外進口約4,000公噸,進口紅豆雖然價格低,但品質差,而台灣紅豆,色澤鮮紅、品質佳,極受消費者歡迎。惟生產成本高,因此如何降低生產成本,是目前急待解決的問題。高屏地區紅豆傳統栽培方式大多採用撒播,並配合豆類聯合收穫機收穫,以達到省工、降低生產成本之目的。惟此種栽培方式,農家往往因增加撒播時播種量,加上不當的增施氮肥,以致植株生長茂密,使得病蟲害發生機率大增,增加防治上的困難,且亦造成植株成熟期落葉性不佳,影響收割作業或籽粒品質,並增加籽粒調製的成本。因此採用機械化生產紅豆,可大幅降低生產成本,提升品質及產量,增加豆農收益,是刻不容緩之事。

  紅豆機械化生產:係於播種前先整地2次,再以曳引機附掛真空播種機,一次完成開溝、作畦、播種等作業,並配合氣輔桿式噴藥車進行雜草及病蟲害防治,最後採用本場研發之豆類聯合收穫機採收等作業。真空播種機一次播4行,畦寬60公分,溝寬30公分,每畦種2行,株距9公分,每穴播種1粒種子,每公頃種子量5公斤,約需1小時完成播種。採用氣輔桿式噴藥車進行防治病蟲害時,一次可噴16行,每公頃約需1小時完成。

表1.91、92年秋裡作紅豆機械化栽培成本分析:(單位:元/公頃)

處理 播種費 種子費 肥料費 農藥費 人工費 機工費 合計
整地真空播種+氣輔桿式噴藥車防治(含兩次整地費) 11,500 3,250 3,680 16,175 12,000 9,000 55,605
撒播+傳統噴藥防治(含開溝費) 5,500 4,550 3,680 21,643 19,000 9,000 63,373

<> <><> 表2.91、92年秋裡作紅豆機械化栽培之經濟效益分析:
處理 公頃產量(kg) 產量指數(%) 產值(元) 生產成本(元) 淨收益(元)
整地真空播種+氣輔桿式噴藥車防治(含兩次整地費) 2,582 123.8 121,354 55,605 65,749
撒播+傳統噴藥防治(含開溝費) 2,086 100 98,042 63,373 34,669
備註:依市價平均單價每公斤47元計算。

結語:
    機械化栽培在真空播種前需整地2次,雖較傳統撒播栽培多了整地費,但真空播種工時每公頃僅需1小時,比傳統的撒播需5個小時,提高了5倍的工作效率,並且其種子播種量只需50公斤,較傳統的撒播量70公斤,可節省種子量;且作畦栽培管理操作上較方便,而氣輔桿式噴藥車防治病蟲害,可深入噴灑於植株裡面,防治效果佳,較傳統動力噴藥方式可節省2次的防治費用,可降低生產成本約7,768元,提高產量約23.8%。因此建議採集團機械化栽培,以提高品質及產量,及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增進效益,使國產紅豆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以持續發展臺灣紅豆產業。

紅豆機械化生產採用真空播種機播種情形
紅豆機械化生產採用真空播種機播種情形

紅豆機械化生產採用氣輔桿式噴藥車噴藥情形
紅豆機械化生產採用氣輔桿式噴藥車噴藥情形

紅豆機械化生產田間生長情形
紅豆機械化生產田間生長情形

紅豆採用豆類聯合收穫機採收情形
紅豆採用豆類聯合收穫機採收情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