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蔬香果樂]蛋黃果
[蔬香果樂]
文.圖/李雪如
蛋黃果屬山欖科熱帶常綠果樹,原產於古巴及南美洲熱帶,民國十八年由菲律賓引進台灣試種。果實成熟時,果皮橙黃色、光滑,果肉為橘黃色,肉質柔軟缺少水分,乾鬆似煮熟的蛋黃,因而稱之為「蛋黃果」,英名為「egg-fruit」;果實頂部尖長,外形似桃子,故別名為「仙桃」。品種有長型果及心臟型果兩類,長型果果實較大,種子通常只有1粒,品質較佳;心臟型果果實短,種子常有2粒以上,風味稍差。台灣中南部及東部有零星栽培,嘉義縣市為主要的產區。
蛋黃果營養成分豐富,含糖29.1%~30.5%,澱粉5.6%~8.1%,粗脂肪1%~1.4%,每100 g果肉含維生素C 24.3 mg。果實大多鮮食用,除此之外,亦可將果肉加蜂蜜及開水,用果汁機攪拌成果汁,在炎炎的夏天裏,冰涼食用,可消暑解熱,甘涼潤肺,散結通腸等功效。但注意攪拌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易變成灰褐色。植株於5~6月開花,果實約在12月開始成熟,幼果為深綠色,隨著果實成熟,果皮開始轉綠、淺綠、黃綠,最後呈橙黃表示已成熟,果皮愈橙黃且輕壓已軟化,則表示愈成熟。蛋黃果在台灣不算是多產的水果,市場上不常見販售,選購時以果實大、飽滿、果皮橙黃、果肉柔軟,富香氣者為佳。購買硬果時,先放在室溫下幾天,當果實軟化後再食用或冷藏在冰箱後食用。
版權所有 kdais All Rights Reserved - 農業部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地址:908126屏東縣長治鄉德和村德和路2-6號
|
電話:+886-8-7389158~62 傳真:+886-8-7389181
本場上班時間: 4月~9月 AM 8:00~12:00 PM13:30~17:30 | 10月~3月 AM 8:00~12:00 PM13:00~17:00
最佳瀏覽解析度1920 x1080以上,支援瀏覽器IE 9.0以上、Firefox 、Google Chrome
本網站發表之所有文章圖片,係為學術研究成果,不得引用於產品及食品之驗證、標示、宣傳及廣告。若不當引用,應自負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