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Menu
自114年1月1日
訪客人次:1681619
當月瀏覽人次:127505
累計瀏覽人次:11400643
  •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

農情月刊 第82期(93年7月號)

[行銷e點通] 共選共計經驗談

[行銷e點通]
共選共計經驗談

  果賤傷農,往往使農民辛苦投下的心力與汗水,血本無歸,甚至
負債纍纍,致農民減少種植的興趣,甚而興起一股不再種植的念頭,
所以如何增加農民收益,促進經驗之交換乃為當務之急。尤其「那裏
賺錢就往那裏銷,那裏價格好就往那裏賣」的舊觀念銷售方式,在今
天多元進步的社會裏,實有商榷之必要。
一、傳統行銷之優缺點:(所謂傳統行銷即是自產自銷)
(一)優點:
1. 空間彈性靈活運用:農產品之採收可依個人意願,如年節或農曆
初一、十五水果日量的多少,可依個人意願隨時調整。
2. 採收時間可自行控制:貨品托運時間不受限制,可早可晚,並且
隨氣候變化可自由調整,採與不採可自行決定。
(二)缺點:
1.穩定性、可靠性不足,銷出去的貨,質量不易確保,嚴重者連貨款
都收不到。
2.托運費用較貴,除基本運費外另加小拖費,無形中又多了一層負擔

3.價格起伏不穩,所有價碼全操在承銷商手裡,經常大起大落。量少
質優時,雖可向承銷商或行口討價還價以提高價錢;但量多或質稍
差時,行口承銷商便藉口刁難,價格之好壞完全操在他人手裏,農
民得不償失。
4.品質無法控制,沒有嚴格的分級規格,以致分級不清,造成包裝、
品質常受「充其量」而良莠不齊。
5.銷售量多而大,但價格差異懸殊不敷成本時,卻得不到相關單位之
福利補助。
6.只顧眼前利益,缺少前瞻性遠景。
  自產自銷非長久之計,如沉迷於傳統之行銷方式,時有「人為刀
殂,我為魚肉」之潛在危機值得深思。
  近年來政府為輔導農民農產品行銷達到「互助」「互利」「共享
」的目標,不遺餘力宣導實施
  「共選、共計、共同運銷」策略,績效相當顯著。本人就擔任產
銷班班長職務,施行共選共計共同運銷之經驗,略述於後,敬請各先
進不紊指教。(美濃果樹產銷班第 1 班 黃廷生班長;待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