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焦點話題] 變 才有生存空間
[焦點話題]
變 才有生存空間
楊文振
日前自由時報地方版一篇不會電腦農民苦惱的報導,寫到枋寮鄉
有農民指出「農政單位要求農民應該學會網路或透過農會了解產銷情
況,但農委會卻從未告知各項蔬果的預期產值等情況,以及做好預警
的系統,讓農民知道種植各項農作物的風險...。」個人看了這則新
聞,有幾點感觸:
1、農友已經逐漸了解產銷資訊的重要性;
2、農友和農業機關的聯繫並不緊密,因為類似生產預測的報導,本
刊和農委會的農政與農情每月都有刊登;
3、基層農民團體未能將得到的產銷資訊轉達給農友。
憑良心說,農委會早已重視產銷資訊的問題,而且著手進行相關
工作多年。例如中部辦公室為避免裡作蔬菜的暴漲暴跌,幾年前即推
動蔬菜種植登記,可惜菜農申報意願始終不高,以致栽種面積無法有
效應用,回饋農友栽培時參考。大家務必了解,生產資訊無法平白由
天而降,一定要農友先提供,相關單位才能整理、分析,再回報給農
友。所以,農友必須覺悟,改變以往不配合的態度,否則老問題還是
很難解決。
農會和合作社場是農民接觸最頻繁的單位,有絕對的義務上傳下
達產銷資訊。不諱言,這部分農民團體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至於農
友和農業機關的聯繫問題,在此籲請未加入產銷班的農友,請趕快加
入產銷班;已入班的農友,也請主動積極的運作。如此,才能在統一
規範下,作緊密的交流與結合。不是嗎?
變 才有生存空間
楊文振
日前自由時報地方版一篇不會電腦農民苦惱的報導,寫到枋寮鄉
有農民指出「農政單位要求農民應該學會網路或透過農會了解產銷情
況,但農委會卻從未告知各項蔬果的預期產值等情況,以及做好預警
的系統,讓農民知道種植各項農作物的風險...。」個人看了這則新
聞,有幾點感觸:
1、農友已經逐漸了解產銷資訊的重要性;
2、農友和農業機關的聯繫並不緊密,因為類似生產預測的報導,本
刊和農委會的農政與農情每月都有刊登;
3、基層農民團體未能將得到的產銷資訊轉達給農友。
憑良心說,農委會早已重視產銷資訊的問題,而且著手進行相關
工作多年。例如中部辦公室為避免裡作蔬菜的暴漲暴跌,幾年前即推
動蔬菜種植登記,可惜菜農申報意願始終不高,以致栽種面積無法有
效應用,回饋農友栽培時參考。大家務必了解,生產資訊無法平白由
天而降,一定要農友先提供,相關單位才能整理、分析,再回報給農
友。所以,農友必須覺悟,改變以往不配合的態度,否則老問題還是
很難解決。
農會和合作社場是農民接觸最頻繁的單位,有絕對的義務上傳下
達產銷資訊。不諱言,這部分農民團體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至於農
友和農業機關的聯繫問題,在此籲請未加入產銷班的農友,請趕快加
入產銷班;已入班的農友,也請主動積極的運作。如此,才能在統一
規範下,作緊密的交流與結合。不是嗎?
版權所有 kdais All Rights Reserved - 農業部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地址:908126屏東縣長治鄉德和村德和路2-6號
|
電話:+886-8-7389158~62 傳真:+886-8-7389181
本場上班時間: 4月~9月 AM 8:00~12:00 PM13:30~17:30 | 10月~3月 AM 8:00~12:00 PM13:00~17:00
最佳瀏覽解析度1920 x1080以上,支援瀏覽器IE 9.0以上、Firefox 、Google Chrome
本網站發表之所有文章圖片,係為學術研究成果,不得引用於產品及食品之驗證、標示、宣傳及廣告。若不當引用,應自負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