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行銷e點通] 錢要靠頭腦和合作來賺-2 網路電子商務的基本模式
[行銷e點通]
錢要靠頭腦和合作來賺-2
網路電子商務的基本模式
鄭文吉
電子商務基本的經營模式大概有下列幾種:
1.企業對客戶(B2C)
這是最常見的商業經營模式,銷售對象是一般的「個人」,因此
通常個別的交易數量和金額都不會太大。
2.企業對企業(B2B)
這類經營模式的銷售對象是中下游的其他業者,它的交易數量和
金額都很大,遠非一般消費者購買能力所及。以客戶的角度來說,由
於每次採購金額龐大,因此對於品質的要求自然更為提高。除此之外
,貨品是否能穩定且準時提供,常是採購的考慮要素。
3.客戶對客戶(C2C)
對農友來說,其實也可以透過這個管道來販售家中生產的農產品
。例如,我們可以在作物採收前,先到討論區或網站留言版張貼訊息
,說明自己有什麼樣的農產品即將採收,售價如何,如果網友願意親
自來拿還可以打折等等。
4.客戶對企業(C2B)
在B2B企業對企業的交易中,由於交易數量與金額都很大,因此
買方便有足夠的份量來提出對自己有利的要求。但對一般人來說,如
果能夠集結許多人一起購買,也可以讓影響力擴大,令賣方不得不加
以慎重考慮買方的需求。透過網路留言版的功能,就有可能集結到足
夠數量的同好來進行集體採購。由買方聯繫集體購買有其困難之處,
因此也有另一種變通的方式。就是由賣方主動提出折扣方案,只要越
多人買折扣就越多,以刺激消費者購買 (例如酷必得網站)。
農產品若要透過網路販售,應該採用哪一種經營模式才好? 其實
,農產品不但可以零星販售給一般消費者,也可以統一大批販售給加
工業者或者餐廳及生鮮超市等,因此不論B2C、B2B甚至C2C、C2B都不
成問題。只是在目前生鮮超市林立,而一般民眾又尚未全面建立網路
消費習慣的背景環境下,建議最好還是先從B2B著手,以免事倍功半。
註:本文摘自農業世界雜誌232期,【農產品電子商務】系列報導之18
錢要靠頭腦和合作來賺~寫在最後。有興趣者可至作者個人網站瀏
覽全文。網址:http://farmer.iyard.org/jwj/paper/ec18.doc
錢要靠頭腦和合作來賺-2
網路電子商務的基本模式
鄭文吉
電子商務基本的經營模式大概有下列幾種:
1.企業對客戶(B2C)
這是最常見的商業經營模式,銷售對象是一般的「個人」,因此
通常個別的交易數量和金額都不會太大。
2.企業對企業(B2B)
這類經營模式的銷售對象是中下游的其他業者,它的交易數量和
金額都很大,遠非一般消費者購買能力所及。以客戶的角度來說,由
於每次採購金額龐大,因此對於品質的要求自然更為提高。除此之外
,貨品是否能穩定且準時提供,常是採購的考慮要素。
3.客戶對客戶(C2C)
對農友來說,其實也可以透過這個管道來販售家中生產的農產品
。例如,我們可以在作物採收前,先到討論區或網站留言版張貼訊息
,說明自己有什麼樣的農產品即將採收,售價如何,如果網友願意親
自來拿還可以打折等等。
4.客戶對企業(C2B)
在B2B企業對企業的交易中,由於交易數量與金額都很大,因此
買方便有足夠的份量來提出對自己有利的要求。但對一般人來說,如
果能夠集結許多人一起購買,也可以讓影響力擴大,令賣方不得不加
以慎重考慮買方的需求。透過網路留言版的功能,就有可能集結到足
夠數量的同好來進行集體採購。由買方聯繫集體購買有其困難之處,
因此也有另一種變通的方式。就是由賣方主動提出折扣方案,只要越
多人買折扣就越多,以刺激消費者購買 (例如酷必得網站)。
農產品若要透過網路販售,應該採用哪一種經營模式才好? 其實
,農產品不但可以零星販售給一般消費者,也可以統一大批販售給加
工業者或者餐廳及生鮮超市等,因此不論B2C、B2B甚至C2C、C2B都不
成問題。只是在目前生鮮超市林立,而一般民眾又尚未全面建立網路
消費習慣的背景環境下,建議最好還是先從B2B著手,以免事倍功半。
註:本文摘自農業世界雜誌232期,【農產品電子商務】系列報導之18
錢要靠頭腦和合作來賺~寫在最後。有興趣者可至作者個人網站瀏
覽全文。網址:http://farmer.iyard.org/jwj/paper/ec18.doc
版權所有 kdais All Rights Reserved - 農業部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地址:908126屏東縣長治鄉德和村德和路2-6號
|
電話:+886-8-7389158~62 傳真:+886-8-7389181
本場上班時間: 4月~9月 AM 8:00~12:00 PM13:30~17:30 | 10月~3月 AM 8:00~12:00 PM13:00~17:00
最佳瀏覽解析度1920 x1080以上,支援瀏覽器IE 9.0以上、Firefox 、Google Chrome
本網站發表之所有文章圖片,係為學術研究成果,不得引用於產品及食品之驗證、標示、宣傳及廣告。若不當引用,應自負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