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Menu
自114年1月1日
訪客人次:1230026
當月瀏覽人次:218859
累計瀏覽人次:10949050
  •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

農情月刊 第36期(89年9月號)

首頁 > 出版刊物 > 高雄區農情月刊 > 農情月刊 第36期(89年9月號) > [跨躍斷層] 做好分級 賣好價錢

[跨躍斷層] 做好分級 賣好價錢

[跨躍斷層]
做好分級 賣好價錢
◎鄧耀宗
  常聽產銷班班員說,某某班的蔬果種得比他差,賣的價錢卻比他
的好。原因或許不少,不過,相信分級包裝沒做好,應該是很重要的
因素之一。
  近幾年來,農民的作物栽培技術很進步,大家有目共睹,可惜,
農民似乎口味太偏了,只重視栽培技術卻忽略分級包裝,以致分級包
裝無法像栽培技術一樣向上提升。事實上,分級包裝的重要性並不亞
於栽培技術。好的品質,一定要配合好的分級包裝(如分級清楚),
才能賣到好價錢。否則,像詐底式的分級包裝,上層品質再好,商販
還是怕怕,怎能賣到好價錢?更不要談打知名度和品牌了!
  農產品分級主要目的是為方便交易,讓消費者可以依其所需購買
,並加速進行交易作業。在傳統市場,我們常常看到家庭主婦,站在
攤販旁挑選蔬菜、水果。偶而也可以看到攤販將蔬菜或水果分成一小
堆或小盤,然後按堆(盤)論錢。由於傳統市場銷售方式並未實施分
等級銷售,產品好壞參差不齊,而且放置在一起,因此消費者必須花
時間挑選自己喜歡的貨品。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批發市場,承銷人為
瞭解每一盤或每一簍內產品品質,必須逐一打開檢視,因而嚴重影響
交易之進行。對消費者而言,尤其是"新新人類",不願意花費太多時
間在選購食品,對品質不齊一的產品也不歡迎。例如有人喜歡"黑實
中"蓮霧,不喜歡紅胖大或紅胖中,如果把"黑實中"與"紅胖中"混在
一起裝盒,有一些吃起來很甜,有些不甜,也會讓消費者失望。
  依台北農產運銷公司規範,農產品一般分為特級、優級及良級等
三級,主要依據外觀、大小等來分級,很少涉及內部品質,如甜酸比
、酸度等。事實上,大或"好看",並不一定"好吃"。消費者關心的不
僅是"好看"而已,而且還要"好吃"。因此現行農產品分級標準尚待進
一步修正,使國家標準更具體化,並具實質意義。(未完待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