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情月刊 第88期(94年1月號)


首頁 > 出版刊物 > 高雄區農情月刊 > 農情月刊 第88期(94年1月號) > [政令宣導]推動農產品生產履歷制度,帶動台灣農業新契機

[政令宣導]推動農產品生產履歷制度,帶動台灣農業新契機

[政令宣導]

推動農產品生產履歷制度,帶動台灣農業新契機

編輯室

  在經貿自由化的趨勢下,台灣農業正面臨全球化的競爭,為此,行政院農委會以發展「優質、安全、休閒、生態」為當前我國農業之施政主軸,而其中發展安全農業的最重要做法,便是建立農產品從田間生產管理至消費者餐桌間(from farm to table)的所有流程的資訊提供之機制,因此農委會正參照日本及歐美國家作法,應用資訊通信科技,建置農產品生產履歷紀錄製度。

  由於國民所得提高與消費意識抬頭,食品安全逐漸成為國際議題,歐盟預計於2005年1月1日起實施食品訊息可追蹤系統(食品追蹤紀錄管理辦法),未來若食品無法提供生產履歷,將無法進入歐盟市場;日本於e-Japan戰略中已明確指出「在2010年前實現所有食品生產履歷」的目標,並於2004年12月1日起開始實施牛隻生產履歷紀錄製度。韓國則預計於2005年起全面推動環保型農產品實施生產履歷制度以方便農產品的追蹤管理。

  農委會指出,安全農業是未來台灣農業得以和其他低農業生產成本國家競爭之利基,安全農業不只能提高消費者對於國產農產品之信賴度,更可提高農產品之附加價值,同時兼顧農民收益與消費者食用安全的雙贏作法。因此,農委會於93年度開始規劃推動農產品生產履歷管理資訊系統,這是一套結合應用GPS、GIS及PDA等資訊技術應用的可溯性(traceability)追蹤系統,93年度優先擇定有機稻米及根莖類蔬菜兩項為示範應用,利用田間監測設備精準監控生產環境與管理,並同時導入標準化之作業流程,以達到如何讓消費者吃得安心之目標。

  農委會表示,未來該會將持續擴大針對外銷日本之鳳梨、山蘇、芒果、結球萵苣、牛番茄、毛豆及洋香瓜等品項,有機農產品如高麗菜、空心菜、胡蘿蔔、玉米、草莓及茶葉等,以及漁產類的台灣鯛、鰻魚、海鱺與畜產品的雞肉、豬肉等多項產品導入生產履歷管理資訊系統之應用,逐年架構起台灣農產品的安全農業資訊網路,以促成台灣農業永續發展。

(摘錄至農委會 新聞資料45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