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注意孩子的交友問題 93.08.26(四)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往往會吸引和自己同特質的朋友,也就所謂的「物以 類聚」。有些比較理性、比較安靜的孩子,可能只有一兩個朋友,但他卻是非常 滿足,所以父母也不需要擔心。那另外有些孩子,確是相交滿天下,知己沒幾人 ,但他也是可以從交友的過程中,得到很大的滿足。   所以父母要先觀察自己的孩子,是屬於那一種交友的傾向,同時,父母也必 須要有個觀念,那就是朋友不一定是「多」才好,主要是必須契合孩子的傾向和 需要,再來,才是協助孩子選擇適合的朋友,選擇朋友的條件,除了一般人所認 為的,比如品學優良、道德高尚以外,是否適合自己孩子本身的特質,這也是很 重要的。至於父母要涉入到怎麼樣的程度,這就看孩子的狀況而定了,如果孩子 沒有提出朋友的問題或是困擾的話,那就可讓孩子順其自然地發展人際關係,父 母只要在旁邊稍稍的注意提醒就可以了。   不過,如果孩子開始出現異常的行為時,像是要求多買物品,會和同伴比較 ,會要求較多的零用錢等等,父母就查問清楚當時交朋友的情況了。此外,孩子 在交朋友遇到麻煩或是挫折的時候,往往會釋放某一些的訊息,像是抱怨排路隊 時沒人和他在一起,或是同學會排斥他、欺負他等等。   特別的是一些剛轉學或是轉班時,在一段時間以後,不但沒有初到新環境的 新鮮感,反而還想著以前的好朋友,不能夠放開心胸結交新朋友,像這些種種情 況,就顯示孩子在交朋友上面出現了問題,這個時候,父母就要適時的伸出援手 了,例如辦生日會,邀請孩子的同學一起到家裡來玩等等,協助孩子找到適合自 己類型的朋友。   另外,在班上和同學相處不好的孩子,本身個性上可能也有某一些特殊的傾 向,導致他不受歡迎,這些傾向大致可歸納成三種類型:攻擊型、搞笑型、焦慮 緊張型。   攻擊型:具攻擊性的孩子,不容易受到同學歡迎或老師的喜愛,一點點小事 就會引起心中的怒火,引發外在行為打架或告狀,這種行為父母不容易發現,但 老師和同學因為長時間相處了解,自然就會和這樣的孩子保持距離。   搞笑型:有些孩子常會有幼稚行為,甚至常做出完全不符合自己年齡的行為 和動作,讓同學覺得這個人很可笑,這種情形在小學一、二年級還不明顯,但在 中高年級就會慢慢形成問題,成為班上的笑柄。   焦慮型緊張型:這種類型的孩子比較沒自信,膽子小什麼都害怕,在班上同 學的心中,自然成為異類,會讓人心煩,因此同學也不太願意和他們做朋友。   現在的孩子,大多都在優渥的環境下長大,往往不知道顧念到別人,所以, 父母要隨時的提醒孩子,要多關懷別人,要和別人分享,並且要有禮貌,如果孩 子具有這種基本的待人交友之道,那交朋友的問題也就不會成為一個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