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強化對外來種的經營管理  93.11.2(二)   台灣地區一般民眾自然保育觀念於近年透過民間與政府單位齊心努力,已有 長足進步,但對外來物種部分至今始終是較為薄弱的一環。   南部的魚苗帶到北部海邊放生、低海拔的鳥種帶到高山放生,因無法適應環 境使得放生成為放死行為,這還算是對生態環境一項客氣的動作,而更多因為寵 物的不再得寵,被飼主任意以「回歸山林」為名的棄養,卻造成對當地生態環境 的重大威脅,譬如陽明山國家公園的野狗已是當地小型哺乳動物的天敵。   建立全球資訊系統,使能充分掌握世界動態,他國經驗中有關侵入性強的外 來物種,更應有基本的認識與防治資料,始能於第一時間做出最適反應。   建立流暢迅速的通報系統,一旦發現意外進入的生物,權責單位即可在最短 時間主動介入處理,避免進一步的擴散污染。   外來種生物的合法引進仍以農業用途為最主要,但有關的管制程序是分散在 農林漁牧等不同單位,建議應有事權統一的單一單位,以避免造成管理上的漏洞。   小花蔓澤蘭在光度35%以上即有最大生物量。夏季為生長旺盛期,植株擴散 迅速,目前多採取之人工除蔓方式進行防除。93年度預定再進行防除9,200公頃 ,並委請學者專家進行相關之研究,包括生物防治之可行性評估、小花蔓澤蘭之 利用等,期能減緩小花蔓澤蘭蔓延。   近來松材線蟲萎凋病在北部、中部及東部地區陸續有通報案例發生。為避免 疫情再度蔓延,林務局已函請各林區管理處及各縣市政府確實嚴密監測,並依林 木疫情監測體系迅速通報處理。   樹種以大葉片之血桐、稜果榕等為主,期能利用葉片之遮蔽作用,林內光度 降低而抑制銀合歡之生長。十餘年前,爆發的福壽螺災害,以及近幾年松材線蟲 為害台灣的二葉松林,帶給台灣農業及生態系極大的衝擊,相信是國人耳熟能詳 的事件。   對外來種引入的管制應由目前分散在農林漁牧不同單位的現況統整為事權統 一的單一窗口制;以及促成「野生植物保育法」的立法,方能防患外來種生物可 能為害台灣生態系之潛在隱憂。   除政府部門推動各項管理機制外,亦應加強宣導讓民眾瞭解入侵種對國家經 濟及生態所帶來之衝擊,切勿攜帶或走私動植物或產品入境,以維護台灣自然環 境及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