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火對土壤生態系之影響  93.4.13(二)   火燒焚燬植群與枯枝落葉層所產生的灰分且可溶性高極易水解,可隨土壤水 淋洗進入土體,進而影響土壤物理與化學性質。   火燒影響土壤物、化性質變異的程度與火燒狀態及火燒當時所達溫度 (火燒 強度)、持續時間及發生頻度有關,而火燒的溫度則受到燃料類型、枝枝落葉層 特性 (厚度、密度、含水率)、土壤特性 (質地、有機質含量、含水率)等因素所 控制。   因為環境因子與土壤本身的特性使其對火燒反應的差異極大,所以火燒對土 壤生態系的影響不能一概而論。台灣也處潮濕多雨的亞熱帶,並不容易發生自然 性的林火,台灣之森林火災絕大多數是人為所引發的。   一般而言,火燒後土壤溫度的改變僅侷限在土壤表層。由於林冠疏開使大量 陽光直射入林,可導致裸露的表土溫度上升;而火燒跡地堆積大量未燃燒完全的 黑色有機殘體,亦使得表土有較高的吸熱能力。   由於火燒後林地上具高儲存水分之枯枝落葉等有機層減少,亦使得林內水分 涵養能力降低,使雨水更容易由逕流而流失。   火燒後之降雨亦會將灰分物質的沖失,加以火燒地之植物更新時吸收大量的 陽離子,均可能使土壤PH值下降。   火燒除了改變土壤有機質的含量外,對於土壤有機質的性質及組成上亦有影 響,因而在火燒地中,土壤微生物的種類會隨著當地枯枝落葉、腐植質、火燒後 殘存物等有機質的性質與組成的改變而改變。   火燒後的氣候變化,如乾濕季的交替影響土壤含水率,亦左右著土壤微生物 量及活性。所以就長期來說,當地氣候環境的改變對土壤微生物的影響可能比火 燒本身更為重大。   火燒會改變林地土壤及地表覆蓋層之理化性質與植生狀況。火燒焚燬地被植 物及部分有機質層,並使表層裸露、土壤溫度上升、加速有機質分解,以致造成 其有機物含量及全氮量之降低,並改變土壤水和當地的溫度狀況。   然而,殘留地面之灰分物質含有可溶性且能夠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之無機態 礦質養分,可使表層土壤PH值及有效性養分顯著增加,形成對土壤生物或植物有 利之生長環境,所以,火燒對生態系來說並不全然是負面的。   由於台灣歷年來的森林大火多肇因於人為疏失而焚燬大片森林、草地,再加 上台灣山高水急,火燒後的水土流失使大眾皆視火為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