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坡地果園覆蓋作物之效益  93.10.19(二)   山坡地開發大部份被利用於農業生產,坡地經不當的開發後破壞原有自然生 態環境之平衡,加以台灣山坡地陡峻,地質脆弱,河川短促,地震頻繁,而颱風 豪雨集中,降雨強度大,故常發生嚴重的土壤沖蝕、崩塌或土石流。   由於坡地地層鬆動,土石流災害更為嚴重,造成大量土石掩埋道路、橋樑、 河川、水庫、房屋及人命之慘劇。山坡農地水土保持方法,主要包括平台階段及 山邊溝施行坡面栽培二種體系,前者由於構築費用高,土層淺薄地區初期有減產 之現象,且不適機械作業,除特定用途必須構築平台階段外,甚少推廣。   坡地施行坡面栽培時配合山邊溝、覆蓋作物與敷蓋、山邊溝溝面與上下邊坡 植草及植草排水溝等一系列方法組合,由於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土壤性質 ,維持或增進地力及增加作物產量,且適合機械作業,符合當前坡地果園省工經 營的原則,故已成為目前重要山坡農地水土保持方法體系,其中覆蓋作物扮演極 重要的角色。   各地區之鄉土性植生草類、栽培容易適應性強,如能選出具有水土保持效益 的草種,作為水土保持覆蓋作物,以供推廣,則可解決目前覆蓋作物貧乏之困境。   假儉草在陡坡地較易枯黃老化,每隔3∼4年需更新,在更新期水土流失量即 大幅下降,反較百慕達草覆蓋區高。   百喜草覆蓋處理與主作物有競爭水、養分等現象,致主作物生育較差;而百 喜草帶狀覆蓋及敷蓋處理控制水土與養分流失及改善土壤物理性效果,且百喜草 敷蓋部分能減少旱季土壤水分之蒸發,可保持較多水分,且有利於土壤肥力之增 進。   百喜草目前雖為控制水土流失效果最佳之覆蓋作物,但因生長較高,有礙田 間工作,而且耐蔭性差,於成木果園不易生長,均為其缺點,如能利用農業生物 技術育出具百喜草原有優點,且植株低矮又極耐蔭與主作物無水、養分競爭之新 品種,則對坡地果園水土保持必定是一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