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煩惱 92.01.23(四) 根據調查顯示,七成五的孩子表示有煩惱,五成以上擔心自己的 功課不好,四成的孩子覺得生活太無聊,三成害怕自己被綁架,兒童 人權並沒有變好,反而每況愈下。 兒福聯盟調查時發現,孩子在基本人權上的感受仍屬樂觀,但令 人憂心的是,比較連續兩年的結果,卻發現兒童對人權維護的信心顯 著退步,尤其是兒童在人身自由與環境安全的項目也是退步。 調查結果顯示:若以滿分四分來計算,孩子為在未來一年「不會 被體罰」的平均分數,由九十年的三點一九降到二點七四分,而「不 會被誘拐或綁架」的分數,則九十年的三點一四分降到二點九四,孩 子感覺到環境愈來愈不安全。 除此之外,在「大人尊重我的想法與意見」這項題目的平均分數 上,也由九十年二點九分退步到九十一年的二點七八分,在自由選擇 才藝班或補習班方面,平均分數也由二點七九分退步到二點六五分, 在在顯示我們社會給予兒童的尊重仍嫌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調查結果發現,在「足夠的休閒時間」上,相較 九十年的三點零三分,九十一年大幅退步到二點七六分,同時,近七 成五的孩子表示自己有煩惱,其中最讓孩子們煩惱的第一名是課業的 壓力,五成二孩子煩惱自己的功課不好,其次也有四成孩子覺得生活 太無聊,兩成以上的孩子表示父母管教太過嚴厲、社會不安定。 針對兒福聯盟所作的民調,學者認為,孩子的成長環境不同是關 鍵,少子化、父母有能力提供更好的物質環境,加上普遍尊重孩子人 權的趨勢,都改變孩子的生活態度,但世界變多元了,孩子一天還是 只有廿四小時,選擇變多,從家庭關係衍生出的衝突勢必增多。 專家認為:孩子的想法沒有對錯,需從其生長環境來解讀,這一 代的父母多半是戰後嬰兒潮出生的,農業社會的經濟狀況普遍不好, 在成長過程中自然沒機會享受物質生活,隨著台灣經濟起飛,這一代 的父母能支配的收入變多了,孩子當然成了最大受益者了。 傳統家庭常見兒女成群,這一代父母的觀念卻大大改變了,少子 化趨勢讓孩子成了家中的寶貝,父母尤其捨得花錢在子女身上,同時 ,孩子成長過程接收的資訊也愈來愈多,「多元社會」讓孩子說話大 聲,有更多選擇主張自己的權利。 如何讓孩子在鬆綁及多元的過程中,不會感到茫然與壓力,正是 教改成功與否的關鍵,孩子一天只有廿四小時,父母也是一樣,多元 化的社會價值取向,親子關係的衝突勢必增多,甚至家長與學校、孩 子與老師的衝突也會跟著增加,未來,只有加強休閒制度化的觀念, 讓家長有機會多陪陪孩子,增加互動的機會,這樣才能減少衝突的發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