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的根源及預防 92.06.25(三) 凡是在工作職場裡,讓人感到挫折或是會產生阻抗狀況,也就是 工作的要求與工作人的能力和需求不能契合,而導致個人的不良情緒 或生理反應,都可以說是工作的壓力。 要避免工作壓力帶來的健康威脅,首先須能分辨出壓力的來源, 這可概略分為有形、無形兩大類因素。有形的,也就是職場的物理環 境,像噪音、冷熱、不良的照明、震動、工作動線的設計不良等,都 可能增加工作者的困擾,形成壓力。 無形的壓力來源就更廣泛了,工作特性是最常見的,國外曾調查 發現,壓力最大的十大行業是:獄卒、警察、社工、教師、救護車人 員、護理人員、醫師、消防人員、牙醫及礦工,顯示比較常曝露在危 險的危境、工作負荷重、工作時間長、時效急迫性高、而又缺乏適當 休息的人,往往壓力就比較大。 如果個人特質若與工作內容不合,譬如:內向寡言的人,如果擔 任公關發言、行銷遊說的工作,容易有角色上的衝突,也比較容易感 受壓力。而工作場所的人際關係,如果與上司的溝通不良、與同事的 競爭,也是十分常見的壓力來源。 除此之外,職業上的發展若不符個人的預期,比如難以陞遷、報 酬與工作量不成比例、缺乏成長機會等;或是工作場所的組織結構, 讓人覺得沒有保障、充滿不確定感、工作權限模糊、管理型態不當等 ,也都是有可能帶來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不當壓力與挑戰,往往是一線之隔,挑戰雖然會 帶來壓力,但可以在心理及生理激勵工作的人,促使他學習新技巧, 使工作操作更順利,一旦完成了挑戰,心理上會放鬆、滿足;相反的 ,不當壓力則會缺乏建設性,對生產力只有減分,無法加分。 工作壓力該如何處理,才能獲益而不是受害呢?這有三個預防的 方法,供大家作一個參考。第一階段,要掌控壓力的來源及它的強度 ,但目標並不是除所有的壓力,而是在使壓力源的出現頻率與強度, 成為工作上的助力,而不是阻力,教導員工認識壓力,找出壓力的來 源,及它對健康的影響,必要時應作組織制度的變更。 此外,要明確定員工的角色及責任,讓工作能提供意義、激勵及 機會,使員工能發揮所長,並給予參與決策、溝通的機會,減少工作 中的確定性,最好還能兼顧員職務以外的需求及責任,如家庭、感情 等。 第二階段是在壓力發生時,學習掌握對壓力的反應,使每種壓力 對個人都是最適度的,重點在學習減低壓力的技巧,如時間管理、思 考方式、鬆弛運動、情緒管理等,職場若能提供訓練課程,有助員工 減少壓力所帶來的身體症狀,如焦慮、失眠等,但效果常只是暫時的 。 第三段,在不當壓力發生後,減少因而造成的個人不適,失能、 健康危害、甚至死亡等後遺症,以及生產力的損失等,同樣的壓力在 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衝擊與影響,重要的是必須找出不當壓力的 根源,隨時調整,徹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