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態工法之類型與應用 92.01.21(二) 農業生態為人類賴以生存之重要維生體系,農業生態工程則是以 栽培各種作物或生產農藝技術相關產物基礎,多種生物間相互協調, 以獲取最佳經濟、生態效益及恢復已被人類活動幹擾或破壞的農業生 態為目標。 為了增進資源的利用及兼顧環境品質,農業生態工程應該朝向永 續農業進行,在不破壞自然生態及保持水土的原則下,獲得品質佳且 產量穩定的農作物或農產品,使農民有高的利潤。 目前有機栽培農業或早期之農牧綜合經營體系、混農林經營體系 等即是一種較不污染環境、不破壞生態,並能提供消費者健康與安全 農產品的生產方式。 森林是自然界中一個重要的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亦是是一個 較穩定且較抗逆壓性的生態系統,但是外界幹擾 (人類採伐、墾植、 火災)強度超過森林承載能力時,森林系統也會被破壞或崩解。 森林本身是一個複雜的系統,不僅是植物的群集,而是具有森林 生物和森林環境的生態系統。而人造林本身就是一個人工設計對森林 生態的重建,不只是種樹成林的簡單過程。 人工森林生態的重建不但受自然因素制約,同時林業生產要與經 濟發展相協調。林業生態工程根據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原理,利用環 境建設工程來保證生物群落的建造,同時,也利用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使系統生產力不斷提高。 因此林業生態工程除木材材積等林產物之考量外,亦具備國土防 災、水土保育、生物相之復建,以及涵養水源、淨化空氣等環境保育 功能。 生態綠化的目的是復育一個符合生態原則的天然林。因此在樹種 選擇上,要考量當地的潛在植被,選擇演替過程中優勢的種類作為培 育的對象,栽植過程中更要考量樹與樹之間相互影響,建造一個具有 層次變化、結構完整的植物社會,以期恢復高歧異度、多功能性的生 態環境。 因此,生態綠化宜採行於工業區緩衝綠帶、沿海防風林以及各種 保安林、都會環境保護林、高速公路邊坡綠化等。 自然保護區之設置,乃鑑於國家公園吸引越來越多之旅客,漸漸 損害其保護自然的設置目標,因此必須成立不以遊憩功能為目標的保 護區,以供作學術研究及生物群落保育之用。 保育地區具有成熟的生態體系,並包含終極生物社會品類繁複穩 定性特高。對缺少生物機能之都市體系及追求生產量為目的的農業保 育生態系產生中和功用,同時可直接且有效地保護資源,對人生活環 境品質及國土保安均極具意義。 海岸生態工程不僅應能防止海岸災害,確保人民生命與財產安全 ,同時考慮海岸原有的自然形態及生態系統,海岸生態工程目的在防 災確保安全、改善生態環境。 海岸 (尤其潮間帶、河海交會處)之生態具多樣性,海濱陸上的 防風林、紅樹林內有不少昆蟲類、爬蟲類及鳥類棲息,海岸防護工程 設計時應避免對海岸生態的影響,且設計時應注意到海岸工程與周圍 景觀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