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保育與永續利用 92.06.17(二) 生物多樣性泛指地球上各種動物、植物、微生物和它們的遺傳基 因,以及由這些生物和環境所構成的各種生態系。其範圍涵蓋遺傳多 樣性、物種多樣性與生態多樣性三個層次。 生物多樣性為人類生存與褔祉的基礎,它提供人類民生必需之物 質、藥物和工業原料,同時生物多樣性也是農林漁牧品種改良的基因 庫,也為人類提供穩定水文、調節氣候、促進養分循環以及維持物種 演化等重要的服務功能。此外,生物多樣性在育樂、美學、科學、教 育、社會文化、精神與歷史各方面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台灣橫跨亞熱帶與熱帶,地勢起伏,高山林立,孕育出各式各樣 的生態系。據估計,台灣的物種多達15萬種以上,是一個生物多樣性 十分豐富的寶島。 台灣由於地狹人稠,過度開發之下,造成空氣、水、土壤的污染 、地景系統的破碎化及棲地的劣質化,沿岸漁產的銳減、珊瑚與森林 生態體系的破壞、物種滅絕、地層下陷、酸雨、污染以及土石流頻繁 等,這些都有礙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及國家經濟的發展,極需全民與 政府合作解決。 綠島以珊瑚礁魚類聞名於台灣,近年來觀光客急速成長,如今一 年內湧進了三十萬人,人人以能品嚐海鮮為樂,鼓勵當地人從事大量 的捕撈活動,已對沿岸的魚類族群與珊瑚礁等造成嚴重破壞,有些老 饕對屬於保育類動物的椰子蟹也不願放過,利之所趨,一些餐廳也就 力求供應無缺。在缺乏管理的情形下,綠島珊瑚礁魚類的枯竭是指日 可待的,而當地觀光品質日益低落。長此以往,綠島的觀光事業也將 無法永續經營。 在賀伯颱風與921地震後,台灣的土石流更成為讓人聞之色變的 重大災害。造成資源枯竭與生態系破壞的共同現象,就是人們重視短 期的生產價值,而忽視了生物多樣性作為人類生存與發展基礎的價值 。 921集集大地震後,台灣民間發揮的力量有目共睹;事實上,過 去20年台灣民間社團與學者的合作,在保育上就曾發揮了很大的功能 。譬如野生動物保育法,便是由自然生態保育協會與學者起草,交由 政府審核,法案在立法院停滯時,也因為民間保育團體與學者發起遊 行、請願等活動才得以快速通過。 台北市政府耗資153億元購置土地興建關渡自然公園,如果沒有 台北市野鳥學會與學者的推波助瀾是不可能促成的。近幾年來,黑面 琵鷺、水雉的保育,受到矚目,政府停伐棲蘭山檜木林,也都與民間 的保育運動有關。未來,這一股力量,若能加以鼓勵,還有很大的成 長潛力。 民間的另一股力量便是社區保育,像高雄三民鄉的楠梓仙溪的魚 類保育與永續利用,以及南投縣桃米生態村都是社區保育成功的範例 ,這方面也可以加以擴大。在政府的保育人員與經費有限的情況下, 各地的保護區更有賴社區民眾的支援。而目前林務局正大力推展的社 區林業,也正是符合社區保育的精神。 1992年聯合國通過的「生物多樣性公約」,也要求各國將生物多 樣性保護和永續利用訂入有關部門或跨部會計劃方案和政策內。唯有 如此,世界包括台灣的保育才會有更長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