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龍果栽培管理 92.01.13(一) 紅龍果雖然為仙人掌科植物,可耐日照、乾旱,台灣地區因日照 量常只有全日照之二分之一,在栽培初期或可採用少量遮蔭,有利其 生長,一旦進入結果期,則需有充足之日照,才能提高甜度。可生存 之溫度最低約為4℃,最高約為45至50℃。 繁殖可用實生、扦插、嫁接等方法。實生多用於育種,自播種至 開花結果約需3年,但實生苗如嫁接可縮短至一年即可結果。扦插為 常見之繁殖方法,扦插可用全節或切至15至20公分,切開後陰乾約5 至7天再種植,成活率較佳。分節扦插者基部削尖再扦插,生根較快 。扦插枝用成熟或嫩莖均可,但嫩枝莖易遭蟲或蝸牛為害。 無論選取任何棚架,行距以採3至5公尺為佳,株距1.5至3公尺, 依機械化程度決定行距,棚架可採用下列各種方式:水平棚架:類似 葡萄之水平棚架,棚架栽培之問題及困難和葡萄類似,頂端不易採收 。栽培時應使蔓向下生長,以促進結果及利於採收。 籬壁式栽培:以鍍鋅管配合鐵網,將紅龍果綁縛於鐵網上易於控 制,可增加結果面積。但如至4至5年,枝梢太多,偶見倒伏,須注意 支撐柱之堅固。 T字型棚架,以鋼管配合水泥柱支撐成T字形,紅龍莖生長至頂 即向下垂,可改善其他棚架或支柱之缺點,但成本亦高。 紅龍果之花朵於開花後8小時即失去商品價值,現以環狀切割的 方式將花朵切下,留下雌蕊柱頭讓授精作用繼續,不僅可協助授粉完 整,果實可正常成長,亦可充分利用花朵為蔬菜,可說增加紅龍之附 加價值。 紅龍果原產於熱帶雨林,雖能耐旱,但經濟栽培需適度灌溉才能 迅速生長及開花結果。在冬季較低溫度如定期灌溉,生長極為迅速, 如施用堆肥,生長結果更佳。 灌溉宜每星期二次,如採噴灌自頂向下噴灑可加速生長,且減少 病蟲害。 紅龍果之施肥量為每年四、八、十二月各施肥一次,每次以牛糞 堆肥配合台肥43號(15∼15∼15∼8),一年生植株每次之量約為半 畚箕堆肥(約4公斤)加1把台肥43號)80∼100公克),以後隨樹齡 每年加倍。 紅龍果少病蟲害,但嫩梢易遭蟻蟲及蝸牛為害而延緩生長,幼梢 生育期應注意防治。於雨季或初植時常見條狀黃褐病斑,為炭疽病菌 引起,目前並無推廣藥劑可供防治,可參考其他作物炭疽病的防治方 法。 紅龍果為值得發展的新興果樹,可利用部位相當廣泛,食用方式 亦極多樣化,也可作為觀賞植物,且栽培容易,病蟲害少。 紅龍果實之花大可達23,潔白美觀,觀賞價值尤勝曇花,全園盛 開時極為壯觀,全年花期長達五至六個月,如配合延長日照可達全年 。目前已有紅龍果園開放供夜間賞花。 未來應朝向更新品種及調節產期著手,才可能避免夏季生產過剩 及與面臨其他水果競爭之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