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化學藥劑及生物防治對抗銀葉粉蝨 92.07.21(一) 銀葉粉蝨俗稱『白蚊仔』,因其危害南瓜後往往造成南瓜葉背呈 銀白色而得名。 銀葉粉蝨繁殖能力高,體型細小,遷移能力亦強,寄主植物多達 56科500餘種,其中糧食作物、蔬菜、花卉及特用作物等就有100餘種 ,並且可傳播多種作物 (聖誕紅、蕃茄等)的病毒病害。族群密度高 時,會誘發黑煤病。 目前銀葉粉蝨已成為國內外農業生態系中危害最嚴重的害蟲,國 內受害最厲害的作物有洋香瓜、胡瓜、冬瓜、茄子、蕃茄、芥藍、甘 藍、花椰菜、毛豆及聖誕紅等。 面對一種新猖獗的害蟲,農友通常採用化學藥劑做緊急防治,然 而,大量而廣泛地施用化學藥劑,雖可收一時之效,但另一方面正好 使害蟲族群產生抗藥性。 面臨可用藥劑於田間漸漸失靈,除了輪流使用不同類型的藥劑, 藉以延長銀葉粉蝨抗藥性產生所需的時間外,另一方面發展生物防治 方法,減少田間藥劑使用的頻率及數量,並讓天敵在環境中立足,便 成為近年來的研究課題。 寄生蜂具有抑制銀葉粉蝨族群發展的能力,若能配合施用對寄生 蜂毒性較低的化學藥劑,將使銀葉粉蝨的防治工作進入綜合防治的時 期。此外,利用捕食性天敵如瓢蟲科防治蕃茄或聖誕紅的銀葉粉蝨, 或釋放草蛉科天敵防治棉花田銀葉粉蝨,均已獲致相當的成效。 將本土性的捕食性璊類釋放於網室內的胡瓜上,證實可有效控制 銀葉粉蝨的族群密度,並生產高品質的瓜果。未來亦將結合化學防治 (選擇性殺蟲及殺菌劑)及生物防治的觀念,針對不同的作物的特性, 提出田間銀葉粉蝨的綜合管理策略。 銀葉粉蝨已對市售常用的化學藥劑產生抗藥性,其中部份品系對 某些化學藥劑的抗藥性甚至已達50至750倍。 除確保產量外,並降低化學藥劑殘留風險,以提昇國產農產品品 質,創造市場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