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葉植物病害的綜合防治 90.8.27(一) 目前觀葉植物極大部份倚賴國外進口,檢疫工作為種苗的病蟲害 進行第一道把關,引進新品種而不引進新病害,是檢疫的最主要目的 ,這個門戶守的是否嚴緊,則需靠進口貿易商與栽培業者共同來維護 ,嚴禁走私進口來路不明植物,如白鶴芋根腐病及葉斑病、火鶴花細 菌性葉枯病等均為引進之新病害。 健康種苗是病害防治的首要工作,病毒病、細菌性葉枯病等均可 採用健康種苗將病害阻絕於栽培場外。 疫病菌、腐黴菌、白絹病菌核、立枯絲核菌菌核、細菌性軟腐病 菌、青枯病菌等土傳性病原菌,均可能藉栽培介質傳入栽培場,故介 質消毒亦是病害防治的一種策略,利用太陽能消毒或蒸氣消毒均可達 到理想效果。 田間衛生可說是最簡單、最有效的防治對策,將病株、病葉、雜 草隨手摘除,並帶離栽培場加以燒燬,可降低甚至完全清除園內病原 菌密度。 細菌性病害、病毒病害或萎凋型病害等系統性病害,其病原一旦 侵入植體內,便不易防治,儘早將罹病株全株拔除 (連同根圈土壤或 介質),並帶離栽培場加以燒燬,才可避免病害的蔓延。 噴灌是栽培場普遍採用的一種給水方式,易於操作,由上往下的 噴施較為均勻,但對炭疽病或細菌性病害的防治,噴灌卻不理想,此 時需將給水方式改由滴灌、溝灌或近土面的給水,避免因灌溉水飛濺 ,將病原菌胞子或細菌帶到健株上,才可有效的控制炭疽病或細菌性 病害的發生。 肥料種類的選擇,需依品種而異,不同科別的觀葉植物對養份的 需求會有差異,在引進種苗時即需先有相當的瞭解。植株生長勢的強 弱,會影響對病害的抵抗能力,但過多的氮肥使植體組織過於幼嫩, 亦會增加病害發生的機率,鈣肥則有增加植株抗病的潛力。 病原菌、感病性寄主和適宜的環境是病害形成的三大要素,防治 上除從降低病原菌密度及寄主的抗病性著手外,破壞適宜發病的環境 亦是可行的對策。利用設施隔絕雨水可防治藉雨水飛濺傳播的炭疽病 及細菌性病害。 設施栽培有利於白粉病的發生,但多發生於乾燥環境的白粉病, 其分生胞子發芽則需九十%以上之相對濕度,利於病原菌分生胞子的 發芽感染與蔓延,保持良好的通風,以降低植株間之相對濕度。故適 當的控制設施內空氣中之濕度,則可有效抑制白粉病的發生。 觀葉植物種類繁多,即使是同一種作物不同品系或品種,或同一 品系或品種在不同氣候條件下,對同一種藥劑的感受性就會有差異, 故對沒使用過的藥劑、參考藥劑或同一藥劑使用在不同作物,均須先 行小面積施用,確定藥效,及無藥害發生,才可全面使用,千萬不可 一拿到藥就全園施用,以防藥害發生而血本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