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之利用與自然工法 89.7.25.(二) 隨著時代的進步,大量的開發利用,處處林立的人為設施,取代 了原本純樸自然的生活環境。相對地,亦使人類對生態資源、景觀品 質之要求日益提高。 有關水土保持或相關保育之處理之措施,如邊坡穩定、河川整治 等工程,不僅要具備治山防洪功能等安全之考量,更須建立近自然且 合乎生態理念之親水性利用方式,以降低對當地理環境與生態所造成 的衝擊。 為了達到自然環境的永續利用,任何環境整治工程應避免破壞當 地的環境生態與影響自然景觀,應用資材宜選用接近自然狀態的植生 及石材,以營造出自然風格與符合環境景觀的和諧。 自然工法除強調工程與環境之調和、綠化美化之應用,並兼顧生 態保育原則下,提供社區休閒遊憩機會,創造更和諧、更適意的人類 與其他生物共存共榮的景象。 台灣地區河川整治著重水利工程構造物之處理,較少考量生態系 之整體經營,以致對原棲地之河川生物易造成不利的影響。 良好的河溪地綠美化成果,除可提供戶外的休閒遊憩活動外,同 時亦可啟發民眾對自然環境的愛護與合理利用,具寓教於樂之意義。 藉由良好的規劃設計使其能發揮河溪美化之特色,以刺激其他類 似的地區紛紛效仿與力求改進之道。 尊重自然,儘量保存河溪自然原貌並多使用近自然資材,包括天 然石材、護岸工、消波塊、預鑄混凝土塊、多孔隙材料、木材與植物 材料等。 保留或復育兩岸之自然林相,以河溪自然蜿蜒之勢,減緩流速, 達到函本之道。 於河岸穩定處,創造易於親水之設施與空間。於近河處所且地勢 低緩地,開挖為塘,以為滯洪蓄水之用。 上遊匯歸之水,引為灌溉、供給飲水,並適量堵截匯流,導引他 處,以供利用。 於比降大處,築壩節流,以緩和水流之勢減少中下游之危害,並 應考慮迴游生物之棲息環境。與其他河溪適生物棲息地之營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