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塌地的整治與綠化 89.7.18.(二) 各崩塌地經治理規劃設計,資料庫建檔後,分期施工並繼續追蹤 調查其整治施工情況、植物生長情形及治理功效評估等等,且於資料 庫中建立完整資料。如此一來,方能建立一套完整之﹁崩塌地植生綠 化整治系統﹂,有效確實地治理崩塌地。 由於坡面上崩落大量土方,大部分為紅土礫石、砂頁岩及少量泥 岩混合之鬆動土壤,隨時可能因為降雨沖蝕造成下游地區之土砂危害 。因此對於進行綠化時,配合崩塌地區基腳擋土牆及基礎工程處理、 坡面安定工程具有必要性及迫切性。 但因震災地區需進行崩塌地綠化之地區甚多,故需區分其優先處 理等級分期實施。 崩塌地下方有民眾聚集之村落、住家或公共設施等,其崩塌土石 會造成土石災害之地區,應列為最優先處理,需於最短期間完成坡面 表土之安定及配合植生工程處理及密集之養護管理,同時在整體規劃 設計上需擬定分期分區處理,以促進有效保護植被之形成。 崩塌地僅影響農產品、農地,須等坡面基礎工程完工後才能植生 處理者。或下游地區無村落或離個別住戶較遠者,應無立即性之危險 ,可以做較長期且全面性之規劃。 因崩塌地造成垂直陡坡、岩層滑動坡面,或宜保育地或坡面仍不 安定之地區,必須配合邊坡穩定基礎工程如截導水、打樁編柵、蛇籠 、擋土牆等處理後,才能進行植生綠化工作。 一般林班地以造林為主,宜選擇鄉土植物或造林樹種,整地後植 栽,以達到森林生態復舊。 部分堆積區下方有緩衝綠帶,且下游地區無村莊部,而坡面尚有 殘存植物生長之地區,較無產生災害之虞慮,可採行簡易之植生處理 ,以較粗放之肥料植物種子灑播,及適當追肥養護處理,待當地植物 之自然入侵。 道路兩側之崩塌地,除依其環境特性分別進行相關基礎工程外, 就道路植生綠化之設計目標,進行打樁 (木樁或鋼筋樁)編柵、速生 植物袋苗穴植,人工灑播或噴植植生等處理以減低坡面沖蝕及達到綠 美化功能。 遇到邊坡坡度過於陡峭,為防止上邊坡土石剝落影響道路通暢與 過往行人車輛的安全,除了清除危石並實施防治工程外,適當地佈設 防落石網或攔落石柵為必要措施應一併考慮。 山坡地的濫墾濫伐、水土資源的流失以及人為開發的破壞等等, 都造成了台灣人民的損失。而這些問題的存在,不是一朝一夕,而是 長久以來--台灣的痛。 希望能趕在雨季之前,將各地區的崩塌地,作一全面性的整治。 首先做到穩定邊坡,使其土石不致於大量崩塌,再以人工方式植 生綠化,來安定表土並減少沖蝕,以降低土石流發生機率。但是,在 人力、物力與時間均不充裕的情況下,崩塌地的整治遭遇瓶頸,未來 仍有許多工作等待進行。 整治工作需要你我共同伸出援手,發揮愛土愛鄉的心,為台灣的 山坡地貢獻一份力量。為了我們及我們的子子孫孫,共同來拯救屬於 我們大家的山坡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