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地災害原因探討及因應對策 89.1.25.(二) 近年來隨著工業與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於土地資源大幅利用的結 果,平地之取得已日趨困難,山坡地開發乃成為土地利用的新趨勢, 然地形陡峭,地質脆弱,一旦颱風豪雨、地震來襲,極易造成沖蝕崩 坍及災害。 由於農業持續不景氣,農民耕種方式日趨粗放不願投資,尤其是 對坡地水土保持工作投資意願更加低落,因此水土保持措施的維護大 為不良,無法發揮應有功能。 近年來由於檳榔價格看俏,種植檳榔收益頗高,於是農民乃大量 改植檳榔,除宜農牧地外,甚至於宜林地或租地造林濫墾種植檳榔。 山坡地開築道路因需在坡面挖土、填土破壞地表植被,且使逕流 集中,如忽視水土保持設施,極易造成表層沖蝕和溝壑沖蝕,甚 至導致大規模的地滑、崩坍。 森林有如地毯,可以保護大地,不受豪雨的摧殘,並涵養水源, 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據台大陳信雄教授研究:當森林遭受砍伐, 而砍伐比例為三十%時,其洪峰量為砍伐前之三點三倍,而洪峰到達 時間則為砍伐的一半。 林班地停止伐木,一般公私有山坡地獎勵造林、對不砍伐造林地 ,每年均給予優厚補助,以增加林地面積。 農地水土保持處理,將坡面逕流截留後集中至排水溝天然坑溝, 因此應配合適當數量之安全排水及蝕溝控制,以防止因逕流集中而使 小坑溝被沖刷成大蝕溝,以達治理目標。惟農地水土保持相關計畫經 費有限,建議繼續於治山防洪經費中編列部份經費配合農地水土保持 工作,以達全面治理目標。 為加強水土保持處理效果,山邊溝聯絡道開築完成後,均需要配 合植草工作。 目前以農地利用為導向之農地水土保持,轉移為保育工作為導向 的水土保持,致力於促進永續農業、預防災害發生,安定生活環境、 維護自然生態平衡,將農地水土保持工作定位於生產化、生活化、生 態化三個目標上。 依照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山區道路開設應附送道路水土保持計 畫書,核准後始得開工,並嚴格取締未依規定申請之開路行為及未依 核准之水土保持計畫書施工者。 各單位開闢之產業道路、農路等應慎重評估,其效益不高或尚未 開發地區,不宜開闢道路以免因此增加濫墾土地。 由於產業道路或農路開闢時常因需達成工作量,致單位長度造價 不足,因此附屬工程不足且廢棄土石無法遠運,常傾卸於下邊坡,破 壞坡面,建議增加單位長度造價,以減少開路時所造成的破壞。 至於未完成治理部份,亦由專人負責規畫治理,以便能掌握整個 集水區的情況,做最適當的處理。而下游地區由水利局或縣政府等相 關單位負責部分,與其密切合作,並請其儘速整建老舊堤防或興建堤 防。 由於受到環境之影響,河性特殊,使泥砂問題愈趨複雜,為徹底 解決洪水與泥砂災害問題,應多設立水文、泥砂量以及山崩、地滑等 觀測系統。 未治理,但河川堆積砂石多,河川坡度陡,且產生土石流災害之 集水區,應通盤考量評估,優先加以治理,免重蹈覆轍。 土石流災害、輸砂及河道平衡等問題,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非現 場技術人員能全盤瞭解,因此真正解決之道,還是需成立試驗研究單 位,對上述問題深入探討,並將結果交由技術人員執行,如此才能一 勞永逸。與縣政府鄉鎮公所等有關單位,加強山坡地不當及非法使用 的查報取締工作,減少對山坡地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