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地的藥害與農作物的關係 89.1.4.(二) 近年來由於經濟的快速成長,國人生活水準普遍提昇,對於水資 源的需求日漸增加,. 另一方面人口不斷成長,平地地區單位面積內 所能承載的負荷,幾乎已達到飽和狀態,. 兼之農業生產型態逐漸轉 型,山坡地遂因之被開發,轉植檳榔、茶葉、高冷蔬菜等具有較高經 濟效益的農作物,山坡地一旦被開發後,勢必產生污染集水區水質的 各種問題。 本省檳榔的盛產期在每年十月至翌年三、四月以後產量雖激降, 但紅唇族之需求量卻降低有限,因此每年五、六、七、八月為檳榔價 格高漲時期,所以農民多企圖以栽培能在五至八月間可收穫高品質之 白肉檳榔為目標,於是將栽植地點推展到海拔六百至一千公尺的山坡 地;山坡地種植檳榔後,約第五年才可開始採收,採果期每年每公頃 純收益約兩百萬元,約五十年後才需要更新,檳榔農可坐收暴利長達 四十年以上,是名符其實的﹁搖錢樹﹂。 種植檳榔通常會在幼齡期於周圍點狀或環狀施肥,為了減少雜草 的生長競爭,每年施用一至二次除草劑,農民對檳榔園的期待愈殷切 ,除草與施肥就愈殷勤。 近年來因較高海拔區地生產的茶葉口感較為甘醇,高山茶逐成為 國人的新寵,往往有茶農甫採收茶葉,即被茶商訂購一空的情形,受 到市場趨勢的刺激,茶農紛紛往海拔較高的解除國有林班放領地,尋 求新栽植據點,光是杉林溪烏龍茶區新闢的茶園估計已擴展到四百公 頃。 茶葉常見的病害有茶餅病、網餅病、蟲害則為紅蛛蜘,所施用的 農藥有加保利、百滅寧、免賴得及雙滅必蝨等,以上四種農藥係混合 噴灑,每年用藥十二至十三次,每次每公頃用藥量約一點六公升,亦 即每年每公頃用藥量介於十九至二十一公斤。 在高山上利用高海拔冷涼的氣候條件,栽培冷季蔬菜,其產品在 市場上常形成獨佔情勢,尤其每遇颱風豪雨,常將平地菜園淹沒,蔬 菜因此而腐爛,高冷蔬菜則趁機出貨而大發利市,無怪乎林農不顧合 作造林租約限制,紛紛改種回收快、經濟價值高的高冷蔬菜,違約的 農民越來越多,栽植面積也逐漸擴大。 農民則漫無節制地提高農藥使用量,惡性循環的結果,除將造成 下游地區的水源污染,土壤亦因之嚴重劣化。 基於對陡峻山地水土資源之保育、國土保安的迫切需要,除對山 坡地做合理之分級,對栽植作物做有效之規劃,政府應以更優渥的獎 勵造林政策,勸導農民造林,如此方可貯蓄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 。 林木為世代交替史極長的植物。一般樹木自造林以迄伐採,短則 二十年,長則五十年、一百年,在這麼長的生活史中,每年必須面臨 颱風侵襲、森林火災肆虐的威脅,因此宜開辦林業保險,提高農民的 造林意願。 有關管理單位,應就檳榔園、茶園及蔬菜園集中地區的適當下游 地點,設置長期監測站,定時對其水體採樣,進行農藥殘留監測工作 ,若有異常變化,即應追蹤污染來源,以便做有效之處理。 台灣地區的水資源正呈現逐漸枯竭的趨勢,然而對於環境衝擊極 大的檳榔、高冷蔬菜、高山茶與山葵卻逐漸隨著經濟成長而逐漸墾蝕 寶貴山林,對於現階段﹁生態系經營﹂的目標投下極為不利的變數; 如何為後代子孫厚植綠化資源與良好生活環境,正考驗政府的智慧與 決心。 台灣即將於年底加入WTO,對農林產業所產生的巨大衝擊,亦 將是可以預期的結果,屆時或可化危機為轉機,導正經營的觀念,還 給後代子孫一個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的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