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腸病毒及孕婦自保之道 89.7.12.(三) 近日腸病毒病人逐漸增加,在門診看到不少口腔內有潰瘍,手腳 有水泡,臀部有小疹子的小朋友;當醫師向家長宣布寶寶得到腸病毒 時,幾乎一半以上的父母非常震驚難過,宛如子女得到什麼重大疾病 一樣?相反地,被「宣判無罪」不是腸病毒的小朋友,家長好像中了 刮刮樂一樣,笑著離開;在傳播媒體不停報導重症,甚至死亡的不幸 病童時,家長害怕的心情很可以理解的! 其實,對絕大多數的家長而言,是虛驚一場!以手足口症及泡疹 性咽喉炎來說,大多數的小朋友約在一星期左右就逐漸恢復。真正比 較值得注意的是,某些腸病毒(如71型),有時也像克沙奇A16病毒 引起的手足口病一樣症狀,但它有較大機會產生無菌性腦膜炎、腦炎 及肢體麻痺。 因此,家長能做的就是注意疫情報導,例如某地有多起重症病例 ,確定是腸病毒七十一型,那當地民眾就必須特別小心! 另外一項家長應該做的就是注意小朋友的活力,即使食慾差一點 ,發燒個兩三天,只要沒有發燒的空檔,小朋友就蹦蹦跳跳,一樣活 潑好動,應該就不會有大礙。 相反的,即使沒有發燒,但小朋友一副委靡不振、病懨懨的樣子 ,父母就應小心,可能有併發症了! 另一方面由年齡來說,家長比較需注意年紀小的嬰幼兒,特別是 新生兒。新生兒的感染常常是出生前後由母體傳染而來,可以沒有症 狀,也可以產生類似敗血症或者腦炎及心肌炎。 幾年前,很多醫院都發生B族克沙奇病毒引起的新生兒心肌炎致 死的案例。所以,在腸病毒流行期間,孕婦本身也要注意洗手,避免 感染。 若生產前曾發燒或有其他腸病毒的症狀,新生兒出世後就要特別 小心;如果兩星期內,嬰兒有突發性呼吸急促、發燒、吃不下、精神 不振、活力欠佳、甚至發紺及神智不清就可能感染到腸病毒心肌炎或 腦炎了。新生兒的感染預後較差,家長必須注意。 而這些非小兒麻痺的腸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及症狀,包羅萬象,除 了一眼就讓醫師很有權威地告訴你「這是腸病毒」的「手足口病」及 「咽峽炎」以外,百分之九十的腸病毒感染是沒有症狀或者沒有其他 特別症狀的發燒而已。 所以,除了有特點的腸病毒感染可以一眼看出外,其餘一般常見 的感冒或腸胃等症狀,均不能排除腸病毒的可能。不過,它們傳染的 途徑都一樣是透過口咽部的分泌物及糞便來傳染。特別是糞便,在感 染後一到三個月仍可能有病毒。 因此,小朋友上完廁所一定要洗手,吃東西前也要多洗手、少到 公共場所、避免玩公共玩具(如公園的溜滑梯、鞦韆、醫院或速食店 的遊戲區),家長抱小嬰兒前也要先洗手,如此應可減少傳染的機會 。 萬一感染了,無論是否確定腸病毒,仔細地觀察小朋友的活動力 、呼吸狀況及食慾,如果有疑問,迅速和醫師連絡,這樣小朋友應該 可以順利平安度過這一關! 在腸病毒流行期間,孕婦在分娩前一至二週內或產後五天內有不 明熱,鼻塞、腸胃炎、腹痛就得小心是否感染到腸病毒?其診斷得靠 喉嚨分泌物或糞便的腸病毒培養、分離,再做血清檢驗來確定其型別 ,並不容易。因此,只能告知醫師對新生兒多注意觀察其傳染的可能 性,可能的話也要拿新生兒的鼻咽或喉嚨的分泌物、糞便,做腸病毒 的培養。 腸病毒流行,孕婦自保之道: 一、增強個人免疫力:注意營養、均衡飲食及運動。 二、加強個人衛生,尤需勤洗手,家中如有小孩,應留意是否受感染 ?避免將病毒帶回家。 三、注意環境衛生,避免接觸感染源,少到公共場所,如此當可避免 本身被腸病毒感染。 四、流行期間,如果有不明熱、鼻塞及腸胃炎,要懷疑本身是否受到 腸病毒感染?要是出現明顯的症狀如手足口病,即要馬上就醫診 療,以免引起更嚴重的合併症。 五、孕婦如懷疑或確定受到腸病毒感染,距預產期尚久,要留意流產 或胎死腹中的後遺症,至於是否導致胎兒先天性畸形?只有靠高 層次的超音波追蹤檢查才能確定,有的話,可透過遺傳諮詢來決 定是否要中止懷孕。 六、如果是接近預產期才感染腸病毒,要告知婦產科及小兒科醫師, 儘可能把分娩往後拖延十至十五天,使本身產生的抗體能透過胎 盤給予胎兒,方可保護新生兒。同時也讓小兒科醫師,多留意新 生兒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的臨床症候?也給醫院嬰兒房的醫護人 員能及時處理腸病毒引發的疾病,同時預防此病例的水平感染到 其他新生兒。 七、當新生兒出院回家,應隨時觀察新生兒是否出現腸病毒嚴重合併 症的徵兆,以便及時就醫。 新生兒腸病毒感染,除了在娘胎時,從母血經胎盤傳染而來以外 ,就是在分娩時接觸到母血或子宮頸分泌物,乃至於在產後嬰兒房期 間才會受到感染,也就是說垂直感染與水平感染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