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室蔬菜有害生物防治策略 89.2.28.(一) 台灣地處熱帶與亞熱帶地區,由於氣候高溫多濕,作物種類複雜 ,易發生病蟲害。因此病蟲害防治與控制是農業生產上最重要的課題 。 尤其近年來在連續多施化學肥料情況下病蟲害更加劇,農藥的使 用頻度及用量也急劇增加,連續使用結果導致昆蟲的抗藥性,在藥效 無效情況下農民又增加用量,如此惡性循環,農藥殘毒更加嚴重。 如何利用抗蟲基因增強作物本身肉在的化學性及外在物理性以避 免害蟲的為害,並應用生物性、機械性、物理性綜合非農藥防法以消 滅或降低蟲害率,達到永續性有機葨業為今後地球上的人類共同努力 的目標。 為害蔬菜土棲有害生物有黃條葉蚤、潛蠅、斜紋夜盜、小地老虎 、蔬菜跳蟲、猿葉蟲、扁蝸牛、小錐實螺、蛞蝓等害蟲。 黃條葉蚤主要危害白菜類及蘿蔔等十字花科蔬菜,成蟲將卵分散 產於葉柄基部或土表層根際部位並附著於根表,老熟幼蟲脫皮化蛹於 自巢之穴中,成蟲羽化後爬至土面為害植株葉片,幼蟲及蛹為土棲性 ,為害根部。 當小白菜園、萵苣園之黃條葉蚤及番茄斑潛蠅發生密度高時,將 黃色粘皮置於高三十五公分塑膠架上,將支柱插入土裡,使畦面與黃 色粘皮距離二十五公分,再將黃色粘皮以不同角度誘集成蟲,結果以 四十五度角擺置最佳,粘集蟲數最多,而以九十度效果最差。 本省蔬菜區有斜紋夜盜、黃條葉蚤、番茄斑潛蠅、小錐實螺、肩 蝸牛、蛞蝓、蔬菜蟲、猿葉蟲。這些有害生物為害蔬菜相當嚴重,一 般菜農習慣採用殺蟲劑以防治之,由於這些生物在有些生長階段幼蟲 、蛹棲息於土面縫隙中,成蟲取食蔬菜地上部,俟發現葉片受害嚴重 時,此時地下棲息之幼蟲、蛹及螺類密度均己相當高,除非以毒性高 殘留期長之有效殺蟲劑防治,否則難以發揮理想防治效果。 設施蔬菜蟲相變化及受害情形與耕作制度有明顯關係。軟體動物 、蔬菜跳蟲以往大發生時均在梅雨季節潮濕期,此類生物在設施內全 年均可發現,其原因是設施經常以噴灌方式澆水,使土壤經常保持潮 濕,提供良好生長環境,其次是長期使用化學肥料使土壤酸鹼度呈酸 性,於酸性土壤(缺石灰)加上濕氣重,為扁蝸牛發生之誘因。 聚乙醛孳劑施用,應設施外阻絕軟體動物侵入。氰氮化鈣施用雖 可滅少地下害蟲,惟施用後需七至十天後才可撒種,避免造成蔬菜無 法發芽等傷害。 蔬菜播種前淹水處理土壤,可有效黃條葉蚤等地下有害生物,亦 可克服網室連作鹽害障礙問題具有洗滌作用。 適當應用完全醱酵有機堆肥及添加物可減少地下害蟲發生。合理 噴灌澆水維持適當濕度,避免提供其生長環境。利用黃色粘皮偵測及 防治誘殺,可有效降低成蟲密度。 清園保持田間清潔衛生,將殘株、殘莖及枯葉清出菜園,妥善掩 埋或堆肥減少蟲源。利用性費洛蒙偵測及防治誘殺鱗翅目害蟲,可有 效降低害蟲密度。合理施用低毒性化學藥劑,避免施用毒性高殘留期 長之藥劑,並注意安全採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