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褔壽螺危害談全民疫觀念的重要性 89.9.18.(一) 褔壽螺在現今臺灣全島農田溝渠、溪流中下游、低海拔的地塘、 湖泊皆隨處可見;尤其以場岸、溝邊、水生植物的基部等,看到的鮮 紅色卵塊最令人觸目驚心。 早在民國六十八年,南部某學術機構自阿根廷引進褔壽螺到臺灣 養殖,期望能取代臺灣原生種田螺,作為食用螺類。 褔壽螺體的營養成分為蛋白質百分之十,脂肪百分之二,每一百 公克螺肉的熱量僅有五十七卡路里,屬於低熱量的食品。 褔壽螺可食用的部僅占全螺的五分之一,加工成本偏高,而且它 的肉質鬆軟,風味欠佳,因此養殖業者求售無門,紛紛棄養,放流溝 中而蔓延全省各地溝渠、池塘及稻田。 首先在高屏地區發現褔壽螺危害初移植的二期作水稻秧苗,其後 多種水生經濟作物,如茭白筍、蓮花、菱角、荷花、芋頭、空心菜等 ,陸續發現被害。 褔壽螺對環境品質的要求不高,而且食性甚雜,可謂「見青則吃 」,目前已成為水稻及其他水生植物最主要的有害生物。 除了影響水稻的產量外,也對於人類健康有直接的影響。牠是廣 東住自線蟲的中間寄主(廣東住自線蟲會引發人類嗜佴紅性腦膜炎, 嚴重者會死亡),一旦食用未煮熟的螺肉,則有可能傳染廣東住血線 蟲。 在臺灣,藥劑防治成為必要之惡。十數年來用作褔壽螺的防治藥 劑有三苯醋錫,由於這種藥劑對人類及水放類皆具有毒性,它對人類 健康的影響包括造成指甲脫落、皮膚潰爛、腫廇、視力減退,甚至有 致人失明之虞。 對於水田、溝渠及溪流內的魚類、蝦、蟹、貝類也有極高的毒性 。此外,三苯醋錫也會累積在農田、溪流的沉積物中。因此,自民國 八十八年一月一日起,政府明令禁此使用。 政府及農民為避免栽培作物的受害,每年必須投入大量資金進行 藥劑防治,這些豈是引進者當初匠能預料的。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於民國八十七年八月一日止 式掛牌運作,代表著臺灣在防疫檢疫觀念上的重大里程碑。 也期盼能在該局的積極作為下,對外來危險疫病蟲害能嚴格把關 ,以事前完善的風險評估及檢疫流程,杜絕如褔壽螺般的案例再次歷 史重演,以免造成生態及農業的重大浩劫。 當然,全民防疫知識及觀念的宣導也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