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塑膠管栽培 89.10.2.(一) 山藥營養非常豐富,根據分析含有多種維他合及鈣、磷、鐵等礦 物質外,每一百公克中含有蛋白質二點四公克,並且含有消化酵素, 可幫助消化。而它的脂質含量只有零點一公克(約為甘藷的一半), 經常食用也不必擔心發胖,是一種值得推薦的好蔬菜。 塑膠管全長約一百三十公分,目前分為四點五英吋及一點五英吋 兩種,四點五英吋塑膠管在使用前以繩子在塑膠管綁三至五節至縫寬 約三至五公分即可用於田間栽培。 山藥可利用零餘子、地下塊莖及種子來繁殖,但可生產大薯的時 間略有不同。以零餘子繁殖可在短期(一年)內獲得大量種苗,但也 必須多花一年時間才能生產具經濟價值的山藥。 以地下塊莖切塊做為種曲則在種植當年即可生產具經濟會值的山 藥。 每一薯塊約七十公克,切口越小越好,每一薯塊均須有皮層才能 發芽,選擇晴天時分切種薯以減少腐爛。 種薯分切後速以殺菌劑加水浸泡十二小時以上(榜晚浸泡次日清 晨取出),取出後置於通風乾燥處陰乾。 為使山藥發芽整齊快速,避免缺株,宜做催芽處理,待發芽三至 五公分時再行定植。催芽的方法有濕沙層積法、密封法、自然發芽法 、加溫催芽法、低溫打破休眠法等。 山藥對於土壤之適應範圍很廣,從沙土到黏土均可栽培,但仍以 土層深厚、排水良好之土壤為宜,山藥應避免栽培於含有細石之土壤 ,山藥表皮顏色會因栽培土壤顏色不同而改變,因此宜選擇顏色較淺 之土壤種植,山藥忌連作,宜與水稻或豆科作物輪作。 田間經深耕、碎土後開溝,將塑膠管依行距一五O公分,株距四 十五公分的規格埋下(管子與地面約成十五度斜角排列),種下種薯 、覆土、作畦、覆上芒草或稻草,接著蓋上塑膠布抑制雜草發生。 基肥可在整地前均勻撒施於田間後整地,或在埋管後撒施於塑膠 管之兩側,第一次追肥在定植後兩個月施下,第二次肥則在第一次追 肥後一月施用,以後依生長情形約每隔一個月施肥一次。 山藥種植後,應在畦上設立支加供其攀爬,其材料有尼龍網、塑 膠網或竹竿,其型式有水平式、垂直式及拱形等,而高度則應考慮氣 候因素不宜太高。 山藥少有蟲害,如有發生可用馬拉松乳劑等噴撒,病害則有葉斑 病、炭疽病、缺乏微量元素硼等常見病害。 防治方法有清園、輪作、藥劑防法等。葉斑病常在四至六月發生 ,可用五十%免賴得加水一千倍每七天噴藥一次。炭疽病在三至五月 發生,可用二十五%撲克拉乳劑加水三千位每七天噴藥一次。缺乏微 量元素硼可用硼砂加水一千五百倍每二十天噴灑葉面一次。 山藥依生長期約八月至十個月,一般在十月以後莖葉會逐漸變黃 ,此時期即可採收。採收時依種植時的反方向依序採收,先挖出塑膠 管再取出山藥,塑膠管儲藏於蔭涼處避陽光照射可連續使用多年。 1-13 山藥栽培管理 89.2.21.(一) 山藥為薯蕷科薯蕷屬多年生蔓性根莖類植物,可供食用,藥用或 保健利用,其利用部位為塊莖(又稱擔根體),有滋養、強壯及止瀉 功效,為常用的藥用與保健用生藥材料。 由於世界人口仍持續增長,人口成長愈快,糧食益形不足,對於 根莖作物,尤其是具有高產量及高營養價值之山藥之需求量似將愈大 ,因為在單位時間及單位面積內,根莖作物及甘蔗同為熱量生產最有 效率之作物種類。若能及早選育山藥優良新品種,並建立其栽培技術 ,同時開發多元化新產品,似極符合目前正發展之農產品少量多樣化 之農業政策,有助提高農民所得。 國內之農業結構必須加以調整,可朝向高價值、精緻化及多元化 的方向發展,特用、藥用與保健植物之開發與利用,似極符合此種趨 勢,台灣藥用與保健植物總數達二千種以上,其中不乏可資利用之種 類,如山藥、金線蓮、山葡萄及麥門冬等。 山藥為重要國際性農園藝作物之一,極適合在台灣栽培生產,慎 選高產優質且抗病蟲之合適品種,為山藥產業發展促進之首要措施。 山藥之生產環境要求溫暖氣候。 通常利用三十至八十公分左右的薯塊,於每年三至四月間進行無 性繁殖,值此時期,溫度逐漸上升,種薯即發芽出土,其發芽適溫約 為十七至十八度左右;莖蔓生長之適溫約為二十五至二十六度;薯塊 發育之適溫則為二十二至二十三度。 就雨量而言,在六百至三千mm之降雨量地區,均可栽植山藥。 除了台農一號之外,其他新品種系均具深根性,故不論是否利用塑膠 穴管誘導栽培,栽培場所之土壤直疏鬆、深厚且排水良好,一般以砂 質壤土較宜,富含有機質者尤佳,栽培時應多施用有機肥料;在有機 肥料種類方面,以牛糞有機肥之增產效果較高,其次為雞糞肥。 山藥之種植方式可分為一般及塑膠穴管二種。半圓形天溝內介質 之種類對栽培山藥之產量影響很大,就薯形之整齊程度、薯皮之光滑 、田間採收之省工以及採收時塊莖之破損率而言,以穴管方式栽培之 山藥都佔盡優勢,其塊莖採收破損率為O%,遠非一般無穴管方式之 三十五%以上所可比擬,深具栽培參考利用價值。 山藥於台灣海拔八五0公尺以下地區均可栽培,除了塊狀山藥如 台農一號之外,種植時建議利用塑膠穴管法。由於穴管之利用年限一 般應為六至十年,利用穴管栽培另可節省不少採收費用,穴管栽培山 藥所增加之實際成本,應不如預期之高。穴管之排放方式一般為單行 植,行株距為100×30公分,若穴管排放方式改為雙行植,或其 他不同排放方式時,對山藥塊莖產量之增產效果或許更大。 山藥塊莖由於具備高營養、低熱量及多重保健功效,若能進行有 機栽培,施用有機肥料,不用化學藥劑防治病蟲害,改利用一般農業 技術措施如選植抗病蟲害品種、進行間或輪作等,或採用生物防治法 等,則更能增進山藥塊莖之品質,俾益農民之收入與消費者之健康。 山藥於採收後,可將塊莖洗淨泥沙及削皮,即可供鮮食或烹調食 用;於切片或切角後烘乾或磨粉,可供製成各種加工產品,如山藥片 、山藥粉或山藥薯條等。山藥之營養價值甚高,黏度大,富含多種有 益健康之成分,極適合生食或烹調成各式精美之山藥食譜。 山藥為國際性農園藝與十大根莖類作物之一,亦為重要之保健用 藥用植物,其塊莖又稱擔根體,具高產及富含營養價值之特色。自古 以來山藥即被國人利用為極佳補虛保健食品或生藥材料。 台灣之氣候土質很適宜山藥生長,栽培理簡單,且病蟲害不多; 以往產量不高之因,與未能慎選品種、未能建立穴管栽培技術及未能 開發多元化加工產品有關。